|
我不知道该怎么提升自己的影评,我还会把我最近写的影评发出来,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可以直接说问题和不足,我的承受能力非常OK
【下面是我觉得自己写的还行的,第一篇老师说写得很水,但我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水法,我想改,然后再重新写一遍】
美国梦·浮华的幻梦——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巴兹·鲁赫曼用《了不起的盖茨比》呈现着爵士时代的如梦似幻,描绘着美国梦的浮华喧嚣,同时也将冷峻而极具艺术的镜头刨开资本的糖衣,关注社会社会问题——贫富悬殊,阶级固化……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反思意识。
“当我年华已逝,容颜不再,你还会爱我吗?”这句话所表现的是黛西在婚姻危机的无奈,所表现的也是盖茨比在阶级社会的恐慌。两个人,两个阶级,在一个社会之中,焦虑不安。让人不禁深思,他们究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
爵士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拜金主义应运而生,人们似乎处在繁华最深处。可惜繁华过后不过是一片狼藉。爵士时代,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资本垄断横行霸道,底层人民夹缝求生。资产阶级利用工业的产物,加速海外殖民,以金钱利益衡量得失,高傲自大地自诩着“白人的使命”,剥夺他者的生存空间,编织着缥缈虚无的“美国梦”,吸引着无数无产阶级,哪怕是面临资源的垄断,阶级的固化,也在社会的淤泥之中挣扎,渴望能够获得认可,转头发现不过是大梦初醒,睁眼还是阴霾密布,浮华的美国梦成了呐喊的口号,虚假的幻梦,而不是现实的生活和日常。
既然如此,片名中盖茨比的“了不起”来自于哪里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导演对于人物的塑造了。盖茨比是挥金如土的绅士,是体贴入微的情人,也是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底层百姓,靠着自己的血泪篆刻着历史,以或勤劳质朴的姿态,或不屈不挠的意志,电影繁华的风景中何处不是盖茨比的身影?哪里有没有“盖茨比们”的身影?他们铸造繁华,了不起!理应被繁花簇拥,被礼花歌颂。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最华美的镜头,表现最悲凉的情感。尤其是展现排队奢华的那一场戏中,使用积累蒙太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把上流社会的成肥衣轻,鼎铛玉石展现的淋漓尽致。正当我们将要沉浸于此是,使用远景加之以俯拍镜头,疏离感伴随着镜头的拉远不断增强,却让人难以忘怀,仿佛我们不再爵士时代,但“爵士时代”从未远离。除此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个画面,便是黛西在享受华服从天而降后,只剩一人坐在狼藉中,采用俯拍镜头,以第三方视角进行定格,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徒留财富和成功掩盖下的未被满足的欲望。
纵情地享受爱情,年轻的生命以及成功的欢乐,过着夜夜笙歌、觥筹交错的生活,凌晨的纽约依旧灯火通明,美国梦似乎没有离开,人们还在追逐,却不知道究竟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还是刻舟求剑的可悲可叹?
战争的苦难——浅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战争是一面放大镜,灼烧着脆弱的蚂蚁。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聚焦玛莲娜的传奇一生。同时也借玛莲娜,折射着意大利的二战历史,深刻探讨着战争的所带来的影响。
美丽需要力量的保护。玛莲娜是西西里岛上最美的女人,但她所享受的不是无尽的赞美和仰慕,而是遭受了非人的对待。无知者的无端诋毁,无耻者的强取豪夺,美丽不再属于个人,美丽成了世人地战利品。就像意大利本身,土地肥沃且美丽富饶,但它在二战时期,城墙上可以挂德国的纳粹旗帜,街道上可以欢迎美国的军队,大家好像独独忘了这是意大利人的家乡。玛莲娜在失去父亲和丈夫的保护后,她是那样无助,意大利在没有人民的爱戴后,它是如此外强中干。虽然美丽不能说是原罪,但力量弱小一定是根本。一切美丽都需要足够的力量在背后作为支撑。
“死者的遗嘱里没有要求复仇,而是希望不再有。”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如是写道。这一句话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最后所想表达的不谋而合。玛莲娜回到村庄,她眼角的皱纹篆刻着曾经的苦难与伤痛,本可以苛责,但她选择了宽恕,与村民和谐相处。就像意大利在战后,那些战火所致的断壁残垣,墙壁上难以磨灭的弹痕,都诉说着法西斯来过,世界人民无一不承受过这份苦痛,铭记着这段历史,但依旧选择了让意大利回到世界的怀抱。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让悲剧不再重演。
人物是表达主题的窗口,它能将深刻的主题具体化,形象化。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导演塑造了一个美丽的女人,面对流言蜚语的中伤,她弱小无助,面对周遭环境的艰苦,她又是坚强勇敢的,面对无奈被迫的选择,她是彷徨而迷茫的,到最后的最后,她又是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的。就是这样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女性形象,书写了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最美的传说。
而电影之所以能够呈现如此优秀的主题和立体的人物,是因为导演深厚的视听语言功底——尤其是在在玛莲娜出场后,村民对她的议论那一幕。导演在玛莲娜初入人们视野是使用变焦镜头,表现玛莲娜出挑于众人的美貌。继而使用甩镜头,展现男人们的虚伪做作的“绅士”礼节,女人们的莫须有的背后议论,将玛莲娜的生存困境刻画出来,同样让观众深刻感受美在强权下的挣扎和力量不足所致的痛苦:
战争所予以人们的大多是苦难,苦难让人对于生活的标准降至最低,但当考研来临的时候,时代的黯淡会让人性的光芒熠熠生辉。而玛莲娜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深切体会人性之恶,但又不放弃善良的本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用最为细腻的手法,挥刀向如战争般残忍的现实,矛盾冲突直线放大,让人难以忘怀,给人以深刻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