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崇高到通俗
课文一 好莱坞全球化中的亚洲因素3 范悦译
在世人眼中,好莱坞就是美国。它不仅代表了美国电影明星的魅力,而且代表了世界上唯一的超
级大国的“软实力”——(后者)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文化帝国主义。然而,近二十年来的经济变革
正在改变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媒体景观。也许没有什么能比连接日益紧密的亚洲和美国电影产业
更能表明这些变化了,双方的密切联系正在导致好莱坞的亚洲化和亚洲的好莱坞化。
如果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思考在过去二十年里好莱坞的全球化。究竟是什
么使好莱坞需要全球化?我们可以认为部分原因是市场的全球化和好莱坞电影观众的全球化,特
别是亚洲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因素促成了亚洲电影市场的增长,好莱坞对其控制也日益增加。贸易自由化使更多的好莱坞
电影在亚洲上映,经济增长使更多人有财力看电影。现代化多放映场电影院的建设使电影播放的
数量急剧增加,而私有化的电视和新配送技术的发展,例如录像、有线电视、卫星为电影创造了
影剧院以外的全新市场。虽然亚洲电影产业的发行和展览部门对这一市场的扩大表示欢迎,但是
基于多放映场电影院和家庭娱乐场所往往充斥着好莱坞电影,电影制作部门对此并不总是那么热
情。 尽管来自电视、盗版录像和其他因素的竞争损害了亚洲的电影产业,好莱坞却越来越大。
好莱坞的经济、制度、以及政治上的力量赋予它一种世界上其他行业难以匹配的竞争优势:只有
好莱坞可以为一部电影花2亿美元;只是好莱坞拥有全球发行网络和宣传攻势,可以在全球上映电
影并让它们占据当地影院;只有好莱坞有美国政府在背后推动其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以及好莱坞对市场份额的要求越来越多,顺理成章的事发生了:电影制片厂
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地方赚更多的钱。好莱坞正在成为一个出口行业,主要为住在美国以外的人们
制作电影。今天,电影摄影棚制作人的目光聚集在亚洲,这是好莱坞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尤其是
中国和印度,其庞大的人口使他们有潜力成为比欧洲更大规模的市场。一些分析家预测,在二十
年内,亚洲可能占好莱坞票房收入的60%。因此就观众而论,亚洲现在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是
好莱坞的主战场。
反过来,市场的全球化带来劳动力的全球化,比如好莱坞高管从其他国家电影业挖走流行明星和
导演。成龙或许是最好的例子。自从七十年代后期以来,成龙一直是东亚最受欢迎的明星,多年
来他的电影锚定了香港电影业,经常登上票房排行榜冠军。在八十年代初期,他两次试图闯进好
莱坞,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部分原因在于制片商强迫他融入美国动作片英雄的模式。 然而,到
九十年代末,好莱坞的高管们变得更愿意让成龙去做令他在亚洲受欢迎的事。所以在他最近的好
莱坞电影里——《尖峰时刻1和2》、《晚礼服》、《上海正午》、《上海骑士》,我们看到更
多成龙在香港形成的品牌组合——武打喜剧和玩命特技惊险动作表演。让成龙拍类似于他在香
港制作的影片,制片厂的高管希望能以此吸引数百万成龙的亚洲影迷到多功能影院看他的好莱坞
电影。
市场和劳动力的全球化促成了电影风格的全球化。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劳动力在电影制
片厂找到工作,他们为好莱坞风格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虽然成龙的好莱坞作品与他的香港作品有
重大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成龙进入常见的美国电影类型片中,如警察搭档电影和西部片。但是
好莱坞现在显然是在制作一个品牌产品——“成龙电影”,那曾经是另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特
有产品。可以辨认出来的成龙电影风格,在文化上曾经被标记为香港风格,现已成为一种跨国界
电影风格。
市场的全球化也间接地带来制作的全球化。由于好莱坞集中精力制作特技效果驱动的畅销世
界各地的大片,影片制作预算猛增,好莱坞电影现在的平均制作和销售成本达到9000万美元。因
此,制片商寻求所有可能削减成本的地方,他们的首选方法之一是做许多其他美国制造商已经做
的事:把制作转移到海外那些劳动力成本较低和工会制度宽松的国家。例如,《黑客帝国:矩阵》
在澳大利亚拍摄,《上海骑士》在捷克共和国拍摄,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在好莱坞的优先选择地点
里。现在,中国正在成为这些“走出去制作”的另一个地点。
电影制作的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在亚洲拍摄电影。好莱坞今天已经开始制作和发行“外
国”电影。此举源于制片厂的高管们怀疑好莱坞电影可能已经达到它们海外吸引力的极限。作
为证据,他们指出在世界各地本土制作的电影越来越受欢迎。好莱坞正在设法将本土观众观看本
土电影的欲望转化成利润,而不是试图战胜竞争对手,电影制片厂也加入到这个工作中。在过去
的几年里,哥伦比亚、华纳兄弟、迪士尼/布埃纳维斯塔、米拉麦克斯、环球都建立了海外分部
或合作伙伴,制作和发行除了英语外的其他语言的电影——包括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
利语、葡萄牙语、韩语和汉语。这些电影中有一些是瞄准国际市场,另外一些针对本土观众
——如果它们可以出口到美国,那是额外的收获,但是大多数电影在制作时并没有主要把美国观
众放在心里。 当学者们谈论全球电影时,他们通常指的是在全球畅销的好莱坞大片,像《泰坦尼
克号》 28或《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
但是,好莱坞和亚洲电影产业的一体化正在生产一种不同的全球电影:其中包含太平洋两岸电影
产业的原料和风格元素。《英雄》,中国正式提交给今年的奥斯卡奖外语片就是这种新型全球电
影的一个例子。张艺谋,一位已经否认有任何在好莱坞工作的意愿的中国大陆电影制作人,是这
部中文武侠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他使用了来自香港的演员和高端技术人才。米拉麦克斯
(Miramax)公司为其提供了3000万美元巨额预算(按中国标准来说)的一部分,制片人有意识地将
电影针对亚洲和美国的大批观众。
试图将《英雄》这样的电影按照国家来分类可能不再有意义。什么标准能为其定性?影片所使
用人才的国籍或族裔吗?其融资的来源吗?电影制作的地点吗?它的语言吗?它的观众吗?它的视
觉风格、主题或故事吗?今天,世界各地电影产业的日益一体化使电影在更加全球化的同时也更
加本土化,一个独特的美国或中国或印度电影的概念正被打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