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惭愧,这部久负盛名的电影,直到2021年的年底才终于看了。
情书拍摄于1995年。2021年5月在内地重映时,这部拍摄于26年前的电影依然热度不减。我没有在该看它的年纪观看,现在再补,就没有那么有感觉了。
2018年看完岩井俊二导演的你好,之华后并不明白为什么他在中国拥有如此多的粉丝,但是在看完情书后,我明白了。情书是岩井俊二的长片处女作,一经上映后,便技惊四座,成为日本新电影的旗手,被誉为日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摘自豆瓣)。
情书目前排在豆瓣电影top250的第66名,134万人打出了8.9分,豆瓣影评有6502条。对于这样一部被分析得渣都不剩的电影,我也着实写不出什么更好的文字,只能写一下自己最直接的观感。
情书的故事很简单。每年,都有大量描写单恋或是暗恋的电影,而它之所以能名垂影坛,首先得益于岩井俊二讲故事的方式,也就是剧作结构。在设计结构前,岩井俊二精心设计了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里面有无数的镜像及三角关系。比如藤井树男和藤井树女互为镜像,女树和博子、女树和父亲亦可构成镜像关系。男树、女树和博子;博子、男树和秋叶;博子、秋叶和秋叶的学生;女树的爸爸、妈妈和爷爷等都构成三角关系。在设计主题时,则跳出了“初恋”的束缚,而是要探讨“和解”。每个人物的和解都由死出发,再回到生。所以,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仍然讲述的是日本影视作品非常擅长的部分:如何与过去告别,如何更好地活着。
电影的前面37分钟对我来说,稍微有点慢。直到第38分钟,女树来到医院,出现了一段超现实段落时,我才正式打起精神,觉得这部电影有趣了起来。在这段带着希区柯克变焦的蒙太奇段落里,展示出了导演的才华。不过,当女树晕倒在家里,妈妈和爷爷因为到底是要在家里等救护车还是把人背到医院发生争执时,看得我有点聒噪。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写剧本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在生活逻辑要让位给戏剧逻辑时我总是太较真。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中,我也可以让两人吵架,但是能不能先处理一下病人?看得人着急!
当然,编剧不会让女树死掉,借着这样一个事件,完成了最终的戏剧任务。妈妈不再怨恨爷爷,爷爷也不再对儿子的死产生愧疚。女树躺在病床上和向着雪山喊话的博子一起,向过去说再见。
整部电影因为发生在冬天,所以一直是很清冷的。当然,导演在色调和人物的服装上又对女树和博子的世界做了区分。闪回段落里,是青春的颜色。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拍此类题材就是各个国家都要虚心学习的对象。只是如今有一些00后,已经不再喜欢柏原崇的那张脸了。说到底,情书是一部充满悲伤的电影。2021.12.1
 |
|